我国德国小蠊发生情况及研究进展
我国德国小蠊发生情况及研究进展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la)是世界性的卫生害虫,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均有分布。由于环境条件的变迁,德国小蠊在我国的侵害日趋严重,目前已分布到全国各省。德国小蠊除损害衣物、纸张和污染食物外,还能传播多种疾病。国内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德国小蠊能携带痢疾杆菌、绿农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杆菌、伤寒杆菌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是人类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其排泄物和蜕落的表皮也携带有过敏原,使有过敏体质的人出现皮疹、哮喘和打喷嚏等症状。
德国小蠊在我国的发生情况
1、分布变化情况
德国小蠊是外来品种,在我国从无到有,不断扩散。根据文献报道来看,1985年以前,它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北京、上海、福建、贵州和广西等地;到1990年,其分布区扩大到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广东和海南等省、市;到1995年,它扩大到青海、西藏、云南、河南、江西和台湾等省、自治区;到2000年,它又扩散到天津、山东、浙江和湖南省、市。至此,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德国小蠊的分布。
德国小蠊在我国的分布变化
2、发生程度变化情况
德国小蠊一旦侵入某地,就能迅速地繁殖和扩展成为该地的优势种群。近年来,德国小蠊在全国许多地区逐渐取代黑胸大蠊、美洲大蠊等成为危害最严重的蟑螂种群。如广东省佛山市1992年灭蟑达标前调查,特殊行业德国小蠊只占蟑螂种群的0.35%,其他场所均未发现;1996年调查时,德国小蠊的侵害仍局限于大、中型特殊行业,单位和房间侵害率分别为6.06%和0.38%;2001年调查时却发现特殊行业、一般单位和居民用户均受到德国小蠊的侵害,其中尤以特殊行业最为严重,其单位和房间侵害率已上升至85.71%和45.76%。上海市黄埔区1980-1985年时黑胸大蠊、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构成比例分别为87.47%、9.02%和3.51%;2001年时三者的比例分别为75.06%、0和24.94%,德国小蠊上升为优势种群。苏州市1997-2001年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德国小蠊占总捕获虫数的86.69%,为该地优势种。温州市2004年对蟑螂密度及种类构成所做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德国小蠊在当地蟑螂中所占的比例已达94.30%,侵害范围已从宾馆、餐饮店、食品加工企业等特殊行业蔓延至机关、学校等一般单位和居民住宅,且密度很高。遵义市花岗区1997-1999年时,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为蟑螂的优势种,2000年后在火车站附近餐饮业及市区少数特殊行业出现德国小蠊,到2002年时德国小蠊已占该市蟑螂总数的31.8%。成都市德国小蠊在1998年时仅占2.3%,2004年时就上升到34%。在北方城市,德国小蠊的侵害同样在逐年加重。太原市1989-1992年调查发现,该市室内共有4种蟑螂,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沈阳市在1998年前后连续六年对蟑螂种群所做的调查结果表明,沈阳市城区室内的蟑螂种群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德国小蠊已取代日本大蠊成了室内的优势种。乌鲁木齐市在1992-1993年对蟑螂种类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德国小蠊为该市的优势种群,平均侵害率为25.1%。
3、主要危害场所
德国小蠊主要经交通工具、货物等从一个城市被带入到另一个城市。因此,在新侵入的地区,它们首先侵害交通、宾馆、饭店、医院等特殊行业,然后再扩散到居民区、办公场所,并逐步向城市的各个角落扩散。在苏州市,德国小蠊侵害最严重的场所是宾馆,93.33%的宾馆内有其危害;其次是饮食行业,危害率达90.16%,居民住宅和一般单位则分别为86.17%和79.16%。河北省各城市德国小蠊的侵害率,在医院为24.46%,宾馆为12.93%,居民住宅为10.66%,机关工厂为1.77%。在不同类型的单位中,德国小蠊的侵害场所和重点侵害部位各不相同。广东省佛山市2001年对该市德国小蠊主要侵害场所的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中可以较为清楚的了解到各类型单位中德国小蠊的主要危害部位。
德国小蠊的主要危害场所
单位类型 主要侵害场所 重点部位;
居民住户 厨房 橱柜、灶台下、储物柜等;
一般单位 办公室、茶水间、杂物房 在抽屉、水池、货架等;
宾馆、餐厅 厨房、食品仓库、点心间、熟食间、员工更衣室等 橱柜,灶台、操作台、货架箱柜、缝隙孔洞等;
歌厅 酒吧、包房、舞台等 吧台、沙发、地毯等;
旅店 客房、茶水间 床头柜、壁柜、办公桌等。
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方式对德国小蠊的危害进行控制。德国小蠊在与化学药剂的长期接触过程中,不断适应药剂,并逐渐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自1953年Heal和Williams等首次报道美国Dorpas Christi市的德国小蠊对氯丹、林丹和DDT产生抗性以来,各国学者都积极开展了德国小蠊的抗性监测和机制研究工作。国内自1984年上海市卫生防疫站首先报道了德国小蠊对氯菊酯的抗性后,德国小蠊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的抗性报道就络绎不绝。现有文献资料表明,德国小蠊已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类杀虫剂均已产生了抗性。表2是近十年我国部分地区德国小蠊抗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敌敌畏、残杀威等药剂的情况。表中数据显示,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德国小蠊已对拟除虫菊酯类药产生了抗性,部分地区已经达到高抗。例如,对氯氰菊酯的抗性,广东、杭州、乌鲁木齐、无锡等地已达10倍以上;对氯菊酯的抗性,在杭州市则高达36.6-67.1倍。对敌敌畏的抗性,在不同地区间差异较大,苏州种群的抗性倍数达66.9倍,而石家庄和乌鲁木齐种群则仍对敌敌畏敏感。对于残杀威,大部分地区的德国小蠊种群对其仍相当敏感,对其已产生抗性的地区,测定时的抗性水平也仍处于低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