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12052831 15365124771

  • 1
  • 2
  • 3

新闻栏目

业务范围

(二)探巢

(二)探巢

  探巢在白蚁防治或生物学研究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在我国民间通过对于白蚁生活习性的观察,掌握了一些白蚁建巢的规律,特别是对于寻找乳白蚁的巢穴更有丰富的经验。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实际需要开展了一系列探巢工作,尤其是对于堤坝土白蚁巢位的探测做了许多深入的研究。最初企图利用警犬,以其灵敏的嗅觉探测堤坝土白蚁的巢穴,随后利用热电偶、超声波等物理手段做了种种尝试,但都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李栋等在利用同位素为放射性物质,在具体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最近几十年李栋在深入观察堤坝土白蚁的活动规律,并进行了大量蚁巢的剖析和验证,利用分群孔分布规律和几何图像的定位,准确地探测堤坝土白蚁的巢位,目前又利用更新的技术研制探巢仪,试图单独利用白蚁探巢仪,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探明堤坝内蚁巢的数量、大小、深浅、形状及分布状况,现已取得新的进展。

    (三)生物学特性

    白蚁是社会性昆虫,具有极其奇妙而特殊的生物学特性,被认为“当代生物学的七大奇迹“之一,所以一直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和兴趣。蔡邦华、陈宁生等(1965)对于黑翅土白蚁的蚁巢结构和发展,以及巢内不同品级的地位和作用做了生入研究。黄亮文、陈丽玲(1983,1984)对于台湾乳白蚁的群体发育进行长期的观察研究,蚁群从分飞有翅成虫的配对开始,经过不同的发育时期,达到蚁群的成熟期,即产生新一代有翅成虫的分飞,需要8年时间。潘演征、刘源智、唐国清(1990)对于黑胸散白蚁的群体成熟时期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证明黑胸散白蚁从分飞有翅成虫配对开始,直至下一代有翅成虫的产生需要9年或10年。以上结果说明了白蚁群体的成熟过程是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刘源智等(1981)对于黑翅土白蚁初期单腔巢群的建立进行了系统观察。黄亮文、张翰文、陈丽玲(1980,1981)还进行了温、湿度、食物等因子对于台湾乳白蚁初建群体影响的研究,也观察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白蚁生物学特性做了多方面研究,得到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