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白蚁监测—控制技术
(三)白蚁监测—控制技术
白蚁监测—控制技术是白蚁种群控制技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内,具有相同基因库生物个体的集合。种群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种群对周围生态系统作用的大小,而对白蚁而言,则反映出它们在环境中的危害程度。白蚁种群控制的方法除了自然控制的因素外,主要是通过人为地改变白蚁生存的生态条件,以控制目标区域内白蚁种群的发展,达到控制其危害的目的。这些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食料控制、生物防治、人工措施和检验检疫等。
白蚁监测—控制技术主要是指采用食料控制的方法消灭白蚁群体的控制技术,是一种将监测装置与灭杀药物有机结合在一起,对目标区域内白蚁活动进行监测和控制的治理技术。白蚁群体可以是同一巢的某些个体,也可以是在同一区域采食或危害的所有个体。把在同一区域采食或危害的所有个体作为种群控制的目标,意味着在控制中可以不考虑白蚁个体间的血缘关系,只要一定目标区域内的白蚁种群得到控制,使保护的目标不受白蚁危害。即它强调的是在一定目标区域内白蚁种群的控制,使该目标区域内白蚁的危害率降至最低水平甚至为零,而不只是单纯的一个群体的控制。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除了对已发现的蚁害实施诱集—灭杀以外,还应该在目标区域内尚未发现但有可能受到白蚁危害的适当位置监控设施,监控设施通常按一定的间距分布的、便于检查的白蚁喜食饵料或装有饵料的装置(监控站),通过定期的检查并及时更换新鲜饵料,使监控站起到长期监控的作用,并以此替代化学屏障设施,达到长期预防的目的。
当在定期检查中发现监控站内出现白蚁时,及时往监控站内施放对白蚁无驱避作用的慢性传递性药粉或药液,或投放含有灭蚁药物的白蚁喜食饵剂,让白蚁继续取食并通过携带、交哺、相互清洁等行为,将药物带回巢中传播给其他未直接接触药物的个体,这样就将监控站转化成了诱杀站。定期检查诱杀站并根据白蚁的活动或取食情况及时补充药粉、药液或药饵,当诱杀站里的白蚁全部死亡后,及时清理站内残留的含药材料,重新投放不含药物的饵料,诱杀站又成为了监控站,继续长期监控白蚁活动的状况。白蚁监测—控制技术的循环使用形成了白蚁监测—控制系统。
白蚁监测—控制技术与毒饵诱杀技术的相同之处在于对白蚁的诱集合灭杀技术上,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增加了长期监控的功能,它更强调的是对目标区域内白蚁的控制,而不仅是对一个蚁害群体的灭治,通过监控使被动的“治”成为主动的“防”。它的意义在于监控过程中不需要任何化学药物,对环境不造成其他负面影响。若措施得当,完全可以在除蚁害特别严重的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替代现行的化学预防措施;而且通过投放饵料及时诱集白蚁的方式,能使白蚁对目标区域内财产的破坏降至最低水平。
白蚁监测—控制技术有控制药剂和控制药剂施放技术两个重要的环节构成。
白蚁监测—控制药剂其控制白蚁的机制与化学屏障处理的药剂完全不同,它能在群体水平上消灭白蚁;不会对白蚁产生驱避性;具有缓慢的致死作用方式,能通过白蚁个体的携带,在同一群体内相互传递。作为种群控制的药剂过去常用的是硼砂、三氧化二砷、灭蚁灵,现在主要采用的氟铃脲、多氟脲、杀铃脲、氟啶脲等。
白蚁控制药剂施放技术主要包括:在蚁道或白蚁活动的部位直接喷粉;通过TTP技术(trap-treat-release approach)使被诱捕后再释放的白蚁躯体被涂上药膜;饵剂或饵剂系统;土壤中非驱避性药剂的应用等。但对TTP技术及土壤中非驱避性药剂的应用在种群控制中的实际效果和广泛应用的前景,仍是有争议的。
其实,白蚁监测—控制技术在我国早已应用,特别是在对土栖白蚁(包括土白蚁和大白蚁)的防治研究上,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早在20世纪80年代,广东的水利白蚁防治工作者就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控制堤坝白蚁危害的科学方法,即“三环节8程序”防治技术,使土栖白蚁对堤坝的严重危害得到控制,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三环节8程序”可简述如下。
第一环节:“杀”。即投饵杀堤坝原有的蚁患。有3道程序:
程序1:找(引)。通过找分群孔、泥被泥路等外露特征,查找蚁患所在;或在堤坝上按一定间距埋设白蚁喜食的不含药的饵料(通常是按树皮)引诱白蚁。
程序2:标。茫茫大坝,需要用坐标的形式确定蚁患的位置。
程序3:杀。投放含药饵剂,让白蚁自由取食并传递,灭杀蚁群消除蚁患。
第二环节:“灌”。即对白蚁死巢造成的空洞定位并灌浆,加固堤坝,消除隐患。有3道程序:
程序4:找。根据土栖白蚁死巢指示物碳棒菌、鹿角菌、针形菌等,判断死巢和菌圃位置。
程序5:标。标记死巢出菌点,供造孔对巢灌浆用。
程序6:灌。用加压方法对死巢腔、蚁道进行充填灌浆。
第二环节:“防”。用投饵方式对堤坝长期监控,并将堤坝外400米范围设为蚁源去,诱杀蚁源。有2道程序:
程序7:找(引)。在堤坝上按一定间距埋设不含药的饵料,定期检查、更换饵料,监控蚁情;查找400米蚁源区尤其是50米范围内的蚁患,或埋设饵料诱蚁。
程序8:杀(防)。对堤坝及400米蚁源区范围定期检查,若发现蚁害则投放药饵杀灭蚁群,切断白蚁通过地下或分飞途径进入堤坝危害的途径。
“三环节8程序”通过“引”的方法使许多不易被发现的蚁患得以暴露;再通过“杀”的方法用含药饵剂杀灭白蚁,避免了挖巢对堤坝的损害,使挖巢灭蚁成为历史;以“灌”的方法对死巢留下的空腔进行科学定位并加压填充,确保堤坝的牢固安全;最后以“防”的方法实现了对堤坝和400米蚁源区的长期监控,将潜在的蚁患(分飞蚁和幼龄巢)扼杀于萌芽阶段。这一整套“以引代找、先引后杀、引杀结合、控制蚁源”的过程,形成了对危害堤坝的土栖白蚁的可循环的监控—诱杀系统,实现了对特定目标区域(堤坝)白蚁种群的控制。
虽然白蚁监测—控制技术在土栖白蚁特别是堤坝白蚁的防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长期以来,这种技术所依赖的药物是灭蚁灵。随着灭蚁灵的禁用,土栖白蚁的防治面临着无药可用的局面,目前处于试验阶段的各种替代药物,均未获得对土栖白蚁防治效果确切的实验报告。
对于乳白蚁和散白蚁,到目前为止,监测—控制系统应用效果最好的应该还是饵剂或饵剂系统。而在商业上,在许多国家已被广泛用于白蚁的防治。饵剂系统包括用于监控和诱集白蚁的饵料、用于杀灭白蚁的药饵和用于装载饵料或药饵的饵站装置。虽然饵剂系统最初的目的是用于除治地下白蚁,但在随后的野外试验和研究中证明,饵剂系统能通过对白蚁活动的监测和控制的反复作用,使得目标区域内的建筑在较长时间得到保护,促使人们对饵剂系统的功能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饵剂控制白蚁的方法不需要大范围的、全面的场地准备,而且使用药剂的量与土壤处理相比明显低。例如,对于一幢同样大小的建筑,饵剂(系统)使用的药剂的量与典型的土壤处理相比会少1000倍。
然而,白蚁监测—控制技术在害严重地区用于替代物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第一,物理屏障或化学屏障预防的是一个“面”或者是一条“带”,而监控站预防的是一个“点”,如何让这些“点”起到对“面”的预防作用,即单靠“监控站”能否完成对目标区域白蚁的预防作用,而监控站安装位置是否就是白蚁入侵目标区域的首要位置?特别是对于分飞进入目标区域的白蚁,监控站显然是不足够的;而且,在食物选择多样的地区,人工配制的饵料能否成为白蚁的首选食物。
第二,化学屏障对白蚁的阻隔作用使得在它的有效期内人们一劳永逸,而饵料监控却需要经常的检查和更换,特别是在气候温暖潮湿、饵料容易霉变,而蚁害严重的南方地区,乳白蚁常在15天作用就把饵料吃完并撤离,若两次检查的间隔时间过长,则监控站不仅起不到监控作用,还可能成为白蚁的“补给站”。
第三,频繁的检查不仅加大了施工方的人工和材料成本,也不容易为用户所接收。
尽管如此,白蚁监测—控制技术符合人类保护特定的目标区域不受白蚁危害的愿望,人们对化学污染的重视和对环境保护日益迫切的需求,随着技术和药物的不断改进,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